【電影】《一屍到底 One cut of the dead (2017) 》心得分享(有雷)

《一屍到底》到底好不好笑? 《一屍到底》並非典型的商業片,更沒有重量級卡司雲集,好似只是一部「會讓人失望的喜劇片」。要是由我自己挑片,《一屍到底》絕對不會被我納入選擇,但是它並沒有讓我失望,整部片靠著非刻意地笑點,反而更使得搞笑效果十足。 一個笑話,好笑之所以好笑,其外在環境因素其實影響甚大。最明顯的體現即發生在於我與朋友的互動。當我誇下豪語,並將本片推薦給朋友之後,卻在事後收到一則開始讓我陷入思考的訊息,他說:「這到底哪裡好笑?」 於是我回顧彼此的觀影環境,我與數十位陌生人一同觀影,彼此在這一瞬間成為了群體。當《一屍到底》不斷出現奇怪且不合理的畫面時,大家就會一起露出奇怪的表情或是竊竊私語,甚至忍不住笑出來,而笑容是會感染的,就算是原本我覺得不以為然的笑點,卻也因為別人笑了,所以嘴角不禁上揚,開始也覺得很好笑。 相較於我的觀影環境,我的朋友卻是一人隻身在家以電腦觀影(對他是肥宅),在本片值得討論與哄堂大笑的劇情中,他卻缺少了一同「感染」的對象,也讓這部片在他眼中黯然失色,不如同我所說地這麼有趣。 不同層視角所賦予的不同意義 《一屍到底》以一鏡到底為拍攝手法,並且用多個層面去詮釋。劇中短片呈現的一鏡到底、主角群短片拍攝現場的一鏡到底,再到《一屍到底》正片本身幕後的一鏡到底,每一個一鏡到底影片,都延伸出其不同層面的劇情與意義。 在《一屍到底》開演十分鐘後,觀眾肯定會開始覺得:「這部片怎麼怪怪的啊?」、「這一定是大爛片」等。確實,在《一屍到底》的第一段裡,確實出現了許多不合理的安排與劇情空白,但觀眾要一直等到第二段開始,才會開始發覺整部戲的來龍去脈,也讓整部片的笑點開始爆發。 當觀眾的視角被改變,第一段奇怪的劇情安排,終於給了解答。原來是因為有各式各樣的事故發生,才造就出了這樣的影片。面對突如其來的空白,演員群只好以尷尬的對談與互動來填充;意義不明的固定長鏡頭,是為了處理失控的演員。 無論是第二段劇情,或是第三段的正片幕後花絮中,我們可以發現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全得仰賴鏡頭框架,製作群必須不斷地閃避可能 NG 的畫面,只為固定(或同時也是轉移)觀影者的焦點。而第二、三段視角不但是為演出《一屍到底》本身故事劇情,更是為了展現現實社會中,一部影片拍攝的不易,以及身為劇組人員會遭遇的酸甜苦辣。 ...